顺利拿到国内硕士学位后,不少学生还不满足,因此打算前往马来西亚就读博士。那么马来西亚读博难吗?它自然是有难度的,至于难在哪里,还是要看每个人的情况,一般主要有源于博士生自身以及来自外在两大方面,学生要学会找到自己的问题,并努力去解决,完成博士学位课程。
源于博士生自身
第一类博士生发现到马来西亚读博士很难,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够聪明,不能完成学业,总之不是读博士的料(do not belong in the PhD programme)。
首先说,这类博士生往往从中小学到大学一路走来都是优秀学生,从来没有受到真正的挑战,尽管他们可能也不得不努力学习。他们选择攻读马来西亚大学博士学位的部分原因是寻找真正的挑战,但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可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真正理解研究内容时,他们也产生焦虑。
这些学生的工具箱里不一定有很多技能来应对学习变得“困难”时的局面。也许他们只是“掌握”了数学、诗歌或写作,并习惯了因他们能快速、轻易地完成工作而被认为聪明。他们习惯于提交得到表扬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工作。但是一旦他们遇到了读博过程中那些复杂、恐怖、令人不适的东西,例如多次失败和大量负面反馈,他们便担心自己没有工具来应对这些问题。对此,建议听听以下几点建议:
· 发现读博士很难是正常的。
· 失败、获得负面反馈、被期刊和资助拒绝,都是研究经历的一部分。
· 你应该期望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在下次做得更好。
· 可以从导师、学术技能顾问、同行研究人员、辅导员、书籍和博客中获得帮助。
· 如果你坚持下去并不断学习,你很可能会成功。
这类博士生确实面临着挑战,但挑战对他们的通过率或完成时间没有太大影响。这种挑战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提高他们信心的工作来克服。
源于外在
第二类博士生因为错误的原因发现读博士很难。相对于第一类,这类博士生才是真的挣扎(really struggling)。
坦率地说,有些科研文化是有害的:起得早、睡得晚、很少的假期、没有周末、没有病假、没有与家人或朋友在一起的时间,或者没有坐在树下思考的机会。最近爆出的国内某名校博导辱骂学生垃圾不配休息事件,反映出这样的文化在国内也不鲜见。
长时间在严密监视、过细管理和霸道欺凌下被迫工作。那些“不适合”或“不足够适合”的人被驱逐。有小孩、残疾或健康状况不佳的人被(明确或含蓄地)告知,他们可能不适合读博士。有国外女博士生吐槽:“我生孩子的时候,我的导师发邮件告诉我,女人一旦成为母亲,就会对其他一切失去兴趣(Women tend to lose interest in everything else once they become mothers)。”
这些有害文化可能由一个雄心勃勃的导师,或一个认为自己的研究方法是最好方法的同行学生群体,或制度结构创造。
大学在安排住宿、请假、提供奖学金、办理签证等方面的政策可能无意或有意强化了这样的文化。
这三种权力文化经常相互交织并影响博士生。例如,一位咄咄逼人(pushy)的导师招收并留下了一组符合其“好”学生概念的学生,而大学则围绕这些学生制定了其促进政策。
在这种情况下,感到被排斥并想吐槽的学生往往会发现自己被当作问题对待。
博士学位不考核你是身体强壮还是思维敏捷。博士学位意味着持续智力参与,创造新知识,并为你所在领域的学者群体做出贡献。这些是通过大量的学术写作工作,并将你的工作口头呈现给他人来实现的。
建议这类学生可以听听以下几点:
· 如果你觉得自己被欺凌或剥削,那么真可能是这样。
· 你的机构、导师和同事应该支持你,并做出合理的调整以帮助你学习。
· 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得到支持,那么换导师、机构或专业可能很有帮助。
· 如果你决定留在一个艰难环境中(通常这有非常好的理由),你需要找到支持你的空间。
· 如果你坚持留下来并不断学习,你很可能会成功。
现实中,有些博士生可能同时遭遇来自自身和外在的两类困难。这也没关系,因为问题不在于困难的多少,而在于解决困难的办法。
相较于科学研究中的难题,读博士碰到的困难要容易解决得多。实践表明,博士生无论遭遇何种困难、多少困难,只要正确应对,都能完成博士学业,并对世界产生影响。
总之,读博士是很难,反过来想,不难的事情怎么显出能力和水平?但不管怎么说,读博士也是向往美好生活,所以如果你因为博士学位而被欺凌或生病(包括心理疾病),那就该好好想想对策了。
相信通过上面的解释说明,想必大家都对马来西亚读博难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留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来做好规划。更多留学方面的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顾问老师。
马来西亚读博难吗延伸阅读:
《马来西亚读博难吗》是有马来西亚留学联盟(www.edusg.com.cn)为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