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有感动过我们,给予我们希望,并使我们与其他人紧密相连的记忆,有些记忆温馨,有些心酸,有些苦涩。新加坡记忆工程邀请您分享这些记忆,共谱一个新加坡故事。
张学勤初到新加坡时虽然也会寂寞与不适应,但每个周末的图书馆之行,总能让他的心踏实下来。这么多年过去了,回想当初,他还是觉得图书馆给他温馨的感觉,始终如一。
22年前,张学勤只身一人来新加坡打工。那时候他在本地没有亲朋戚友,更没有钱,舍不得打长途电话回家,每到周末总有说不出的寂寞。他每个星期最期待的,就是到住家附近的社区图书馆翻书、借书。
“那时候一次只能借四本书,两个星期内归还。我是这样计划的,每次借一本图片性质的书、一本杂志、一本武侠小说、一本传记。两个星期内就能读完。然后再借。
认识新加坡
"那时就这样读了不少书,学了很多东西,例如有关画画、摄影、电影、电视、经济、历史。我对新加坡的很多了解也是那时候积累的。”
现年已经58岁的张学勤早已入籍,他的家庭与事业都在这里,生活也在这里,每天十分忙碌。现在他已很少去图书馆了,回忆起当年在图书馆度过的每个周末,他喜欢用“温馨”两个字来形容。
在还没来新加坡之前,他已经对这个国家公共设施有所耳闻,没想到图书馆是那么的完善。无论设施或是收藏的书籍,都让他很满意。
他还记得刚来时住在老板位于丹那美拉的家中,虽然不适应新加坡潮湿闷热的气候,却也不想经常开冷气,给老板增添更多负担。这也使得他喜欢周末到附近勿洛图书馆。
到图书馆慢慢选慢慢看
“图书馆里很凉快,我会到二楼的成人区翻书,找到几本比较满意的书就找个地方坐下来,慢慢看,慢慢选。”
那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即使在周末,图书馆的人也不算多,张学勤选好了书,有时候坐在沙发上,有时沙发都坐满了,他也很随性的在书架之间找个明亮的位置席地而坐。
他说,那时候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同事也还没对他卸下心防,让他心里缺乏安全感。“但我一到图书馆,翻开那些书,心就安定下了,忘我地看书,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选好了书,张先生有时会到勿洛中心的超市购买日用品,有时也会到民众俱乐部打篮球,或是去游泳,努力让自己的周末充实起来。
有时星期六放工之后,他也会到公司附近的图书馆。他喜欢选好书后,躺在附近的草坪上,一边看别人踢球,一边翻书,就像张学勤说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也许是因为有这样的记忆,他一直觉得图书馆是个非常温馨的地方,后来妻儿来新后,他也会把他们带到图书馆,那又是别样的温馨。
华文启蒙之地
更多的人对图书馆的记忆是对从前人与事的怀念。华文老师张淑华说,图书馆可以说是她的华文启蒙之地。
“其实我从小大多是读英文书的。上中学的时候,学校要求我们做专题作业,我们几个人一组到附近的宏茂桥图书馆找资料,我有时候会自己偷溜到其他书架,有一次看到三毛的小说,在那以前也曾经听说她是个很有名的作家,但却从没有阅读过。那次鬼使神差的翻开来,也就是那几年,我开始爱上华文文学。”
张淑华后来获得教育部奖学金修读华文,当了华文老师。
相信很多人多多少少会对图书馆有些记忆。对许多新加坡人来说,图书馆提供一个免费看书、借书的地方,让人们有片刻的忘我与沉淀,那样的感觉应该是“温馨”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