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学网讯:新加坡国际中心会考课程(IB课程)利于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及课本知识以外的软技能,成了一些家长坚持选择让孩子读IB的原因。
谢仲贤(41岁,公务员)育有13岁和6岁的儿子,一家人有六年时间在国外度过,直到前年回新。大儿子长期在国际学校念IB课程,回国后上我国正规教育无所适从。因此谢仲贤在他去年小六毕业后,给他报读华中国际学校念IB。
她认为儿子回新念小学不像在学习,只是在做功课和备考,情况与在国外修读IB课程时截然不同。例如在瑞士日内瓦两年,儿子有机会到联合国组织参观,在班上讨论的是人权问题等国际课题,课后还有很多时间发挥其他技能。
“我希望小儿子今后也能读IB,但希望他能上主流学校的IB课程,因为国际学校的收费比较高。可惜在新加坡,IB课程限于较好的学校,这些学校才有六年直通车源流。我不明白为什么。在国外,任何学生无论什么成绩都可以读IB。”
主流课程可媲美IB
不读IB课程,学生的学习便处于劣势吗?
在英华中学(自主)兼教剑桥O水准和IB地理课程,也是IB必修科知识论(Theory of Knowledge)科主任的池大辉博士受访时说,IB与O水准课程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在教学上更注重学生的参与,讨论内容更贴近时事。以地理为例,O水准课程多以内容本位教学,IB则探讨气候暖化等全球课题。在评估上,O水准课程仍完全仰赖年底笔试成绩,但IB课程则将学生平日专题作业的评估也纳入总成绩中。
受访学校则认为,新加坡采纳多年的剑桥O水准和A水准课程其实不弱,有些学校则开办自家专业文凭课程,结合A水准课程和IB课程的长处。
今年从中一起开办直通车课程的淡马锡初级学院没有开办IB课程,而是选择在原有四年直通车课程基础上设计六年课程,通过增设新科目如为中三和四学生开办“核心人文科”等,来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体验。
校方回复本报询问时说,IB课程和A水准课程各有优点,特别是教育部在2006年为A水准课程进行改革,引入了对比科目(contrasting subject)的概念和知识探索(Knowledge &Inquiry,简称KI)等科目,已经有效增加A水准课程的深度和广度。选修各科目的高级深化科水平(H3)的学生也有机会参与大学的研究计划。
四德女子中学校长钟委燕受访时同样表示,改革后的A水准课程更具广度,暂时不觉得有必要开办IB课程。
维多利亚学校和四德女子中学去年起联合“通车”,中一至中四直通车学生在各自学校上课,到了第五和第六年则到维多利亚初级学院上课。
“自家文凭”
莱佛士家族学校自2004年起着手设计自家的六年课程,去年首次颁发“自成一家”的莱佛士文凭(Raffles Diploma)。莱佛士女校校长谭文思回复本报询问时说,校方在设计课程时以全人教育为前提,结合了A水准课程和IB课程两者的长处,设计出一个能让学生深入掌握知识、培养社区关怀精神、实用严谨的课程。
谭文思说:“我们相信A水准考试能够继续帮助学生为大学做好准备。莱佛士的六年课程结合了有趣的课程和多元评估模式,在为学生备考的同时也为他们迎接升学挑战做好准备,而国际对A水准课程的认同也将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大学可申请。”
IB是瑞士“品牌”
国际中心会考课程(IB课程)于1968年在瑞士日内瓦设立,最初是服务国际学校,方便流动于国际间的家庭子女入学,也为培养具有国际观的人,协助推动世界和平。
目前全球有超过140个国家近3500所学校提供IB课程,学生近100万人。学生在IB体系中修读相同教材,毕业时参加全球统一考试,试卷批阅由IB总部直接统筹规划。过去几年,我国考生在IB专业文凭会考中的成绩都居亚太区之冠。
IB课程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要从六组不同领域课程中分别选择一科,范围涵盖语文、人文、数学、科学和艺术,再加上三个核心课程专题文章(Extended Essay)、知识论和创意行动服务学习,必修科九个,满分为45分。一般上,IB考生考得38分或以上便有机会考入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美国常春藤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