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留学网讯:新加坡行善运动秘书处(Singapore Kindness Movement Secretariat)最近公布2012年优雅程度的调查报告,调查显示,新加坡去年的“优雅指数”(Graciousness Index)只有53分(总分100),比前年的61分猛跌了8分。
新加坡人优雅水平一直无法提升,其中因素不一而足,有待专家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古人所说的“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只能说明生活安逸的社会导致人们提高对礼节、荣辱的意识。然而国家富裕的时候,新加坡人也可能期望提高,“欲求不满”的人也会增多,反社会的行为就会普遍化,所以,新加坡人的行为优不优雅的课题似乎一直困扰着社会,跟社会的进步并不是一件矛盾的事。
在亚洲,一向讲究生活礼节和人与人之间的礼貌关系的日本,在经过“失去了20年”的经济困境之后,其国人的人文素养并没有因此下降,这意味着优雅的行为如果已经内化为一种民族性,就不会因为经济的好坏而有所改变。
日本是个高度同质化的社会,他们以其民族性而自豪,以致在面临人口萎缩危机的今天也不愿意开放门户多吸引外人,他们就怕其同质化的特性被冲淡。
新加坡则是个开放的多元社会,要真正提高新加坡人的人文素质,让新加坡人提高同质化的水平不是三两代的时间可以达到的,而我们所能做的是不断通过社会运动,不断提醒和灌输人们对优雅行为的意识。过去几年,人们更关注这个课题是一件好事,新加坡也许是世上针对本国人的行为进行调查而得出“优雅指数”的国家。
人们行为的优雅与不优雅最容易在公共交通上、在使用公共设施的时候反映出来。地铁车上的让座问题一直是社会上的谈资,年轻人也一直是受批评的对象。也许我们应该针对部分年轻人不让座给老年、孕妇和残障弱者的问题,向年轻人了解他们的心理和想法。我们的学校如果是连让座给更需要者的基本公民教育也忽略的话,则便是公民教育的失败。
新加坡公共交通理事会主席余福金日前在公交礼仪运动四周年推展仪式上指出,“接受让座也是一种优雅行为”,这样的说法很有针对性。在地铁车上,固然常见年轻人若无其事的“霸占”了其他更需要者的座位,但是另一方面,也有少数人在别人让座时却又不接受,使让座者觉得尴尬;拒绝接受让座的人也许是客气、也许是以为自己就快下车,甚至可能因为被视为老者而感到不爽快,也许有人认为自己老当益壮;但是,拒绝别人好意的人是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客气或是刻意表示的不快,对善心人可能造成的心理伤害。
让座本来就应该是文明社会中再普通不过的日常礼貌,施者应出于一种自然的反应,受者也应该视接受为一种自然的回应,无须作过度的解读。又如,为别人按着电梯门,是一种善意的小动作,受者礼貌上自然地道声谢。所谓的“优雅”便是施与受者通过习惯性、没有矫情刻意的互动行为而流露出来。
更严重的“不优雅”行为是那些妨碍别人或是造成公众危险的反社会行为,最为人诟病的是高楼抛物的问题,虽然在新加坡政府加强立法施以更严厉的刑罚之下,这个问题多年来仍旧困扰着社会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