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学里本地教员比例较低的现象,国大常务副校长(学术事务)兼教务长陈永财教授指出,国大多年来一直有通过不同管道培养本地执教人才,并积极邀请旅居国外的新加坡学者加入国大。对于一些人对外籍教员一概而论,他则反驳说,很多外籍教员对新加坡的贡献其实不亚于新加坡人。
为了提高国际声望和教学水准,本地大学吸收外籍师资力量,但这并不意味新加坡忽视培养本地人才留校执教。事实上,自1979年至今,已经有多个“输送管道”为本地大学培养执教人才。
国大常务副校长(学术事务)兼教务长陈永财教授前晚于国大李棕体艺中心举办的“国大学生会论坛2014:大学的理念”上谈及本土和外籍大学教职员工比例时,表达上述观点。
论坛由国大学生会举办,意在讨论大学在现今科技和社会发展格局下,所应该完成的使命。律政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英兰妮是论坛嘉宾,《海峡时报》特别任务总编辑韩福光及国大教务长陈永财教授担任论坛主讲者。
前晚共有180余人参加论坛,包括国大师生和校友。
有出席者就针对《海峡时报》日前一篇报道中,指新加坡大学本地教员比例较低的现象提出疑问。
国大奖学金得主回流率不高
陈永财教授回应说,一流的教学团队需要多元化,但国大作为一所新加坡大学,也必须有新加坡核心,在国际化的同时履行国立大学的责任。事实上,长久以来都存在本地和外国教员比例的问题,国大自1979年赞助共650名奖学金得主去外国攻读博士学位,希望有朝一日他们能够回流,成为国大的中坚力量。
陈永财教授说:“虽然回流率并不算高,但现在还是有200多人留在国大执教,约40人担任领导角色。”
陈永财教授也指出,国立大学也在积极寻找在外国、学术上有成的新加坡人,争取让他们回国执教。国大也的确通过这一方法争取到了一些旅居国外的新加坡人加入国大师资队伍。
陈永财教授也表示,一些本地教员对外籍教员一概而论的评价令他“感到失望”。他说,很多外籍教员“甚至比本地人还要本地,对新加坡的贡献也不亚于一些新加坡人。”